那天晚上十一點多,我們組的小李在公司跑一堆數據預處理,邊等邊罵:“這 NumPy 也太慢了吧,CPU 烤得跟火爐一樣。” 我就說:“你咋不用 CuPy 啊?GPU 跑數值計算,動不動快十倍。” 他愣住了,說他還真沒玩過。于是我直接在他電腦上給演示了一把。
NumPy:老牌工具,但 CPU 吃力
NumPy 基本上是 Python 里搞科學計算的標配,矩陣、向量、隨機數幾乎都靠它。但是它只能跑在 CPU 上,要是矩陣一大,哪怕多核 CPU 也得等半天。
比如隨便測一測 2000×2000 的矩陣相乘:
我那臺 8 核 CPU,大概要 5 秒多才能出結果。
CuPy:幾乎無縫的 GPU 加速
CuPy 的妙處就在于,它和 NumPy 的 API 基本一模一樣,很多時候你只要把 import numpy as np 換成 import cupy as cp 就能跑。

同樣的矩陣,用一張 RTX 3060 算下來,不到 0.5 秒。小李當場就驚了:“臥槽,這不是快十
CPU vs GPU 性能對比
為了更直觀,我還拉了個小表出來(環境:i7-10750H + RTX 3060):

能看到一個規律:矩陣越大,GPU 越能發揮優勢;小規模時,CPU 反而沒差多少,甚至有時候更快(因為 GPU 數據拷貝有開銷)。
什么時候值得用 CuPy
不是所有場景都需要上 GPU,這點我也跟小李說清楚:
- 大規模矩陣計算:比如金融風險模型、科學模擬。
- 深度學習前處理:數據歸一化、特征處理。
- 高頻迭代實驗:比如蒙特卡洛模擬。
要是你平時只是在做小數組的加減乘除,還是老老實實用 NumPy 就夠了。
最后小李當場決定把腳本全改成 CuPy,笑說:“早知道有這玩意兒,我這周就不用天天在電腦前干等了。”
以上就是“如何用 Python 優雅地編寫 LaTeX?”的詳細內容,想要了解更多Python教程歡迎持續關注編程學習網。掃碼二維碼 獲取免費視頻學習資料
- 本文固定鏈接: http://www.wangchenghua.com/post/13528/
- 轉載請注明:轉載必須在正文中標注并保留原文鏈接
- 掃碼: 掃上方二維碼獲取免費視頻資料
查 看2022高級編程視頻教程免費獲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