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 Python 代碼時,很多人會陷入 “明明能 1 行搞定,卻寫了 10 行” 的困境 —— 比如手動遍歷列表去重、反復寫 print 調試、用復雜邏輯處理字符串拼接。其實 Python 里藏著很多 “隱藏技巧”,不用學復雜語法,就能大幅簡化代碼、提升效率,新手也能輕松掌握。
今天這篇推文,就為大家盤點 12 個 Python 的 “奇技淫巧”,覆蓋數據處理、代碼簡化、調試優化等高頻場景,全程無復雜代碼,看完就能用,幫你告別重復勞動,寫出更優雅的 Python 代碼。
一、數據處理類:3 個技巧,讓列表 / 字典操作快 10 倍
處理列表、字典是 Python 新手最常做的事,這 3 個技巧能幫你避開 “手動循環” 的繁瑣,用更簡潔的方式搞定數據。
1. 列表去重:1 行代碼替代 3 行循環
傳統做法:創建空列表,遍歷原列表,判斷元素不在空列表中就添加,寫 3 行代碼還容易出錯;
奇技淫巧:用 “集合 + 列表” 組合,1 行代碼自動去重 —— 把列表轉成集合(自動去重),再轉回列表即可。
適用場景:處理用戶標簽、成績列表等需要去重的數據,比如把[1,2,2,3,3,3]快速變成[1,2,3]。
優勢:不用寫循環,代碼簡潔,執行速度比手動遍歷快 2-3 倍(數據量大時更明顯)。
2. 字典快速創建:用 “字典推導式” 替代多次賦值
傳統做法:創建空字典,然后用dict[key1] = value1、dict[key2] = value2反復賦值,寫多少鍵值對就寫多少行;
奇技淫巧:用字典推導式,1 行代碼批量創建字典 —— 比如從兩個列表(一個存鍵、一個存值)快速生成字典。
適用場景:快速創建 “姓名 - 成績”“商品 - 價格” 類字典,比如把names = ["張三","李四"]和scores = [90,85]變成{"張三":90,"李四":85}。
優勢:減少重復賦值代碼,尤其當鍵值對超過 5 個時,能節省大量篇幅,還能避免手動賦值時的拼寫錯誤。
3. 列表快速篩選:用 “列表推導式” 替代 “循環 + if 判斷”
傳統做法:寫 for 循環遍歷列表,再用 if 判斷篩選符合條件的元素,至少寫 3 行代碼;
奇技淫巧:用列表推導式,1 行代碼完成 “遍歷 + 篩選”—— 把循環和判斷整合到一個表達式里。
適用場景:從列表中篩選數據,比如從[1,2,3,4,5]中篩選出偶數(結果[2,4]),或從用戶列表中篩選出 “年齡大于 18 歲” 的用戶。
優勢:代碼邏輯更緊湊,一眼就能看出 “要篩選什么條件”,比循環 + if 更易讀,執行速度也更快。
二、代碼簡化類:4 個技巧,少寫重復代碼
新手常犯的錯是 “寫大量重復代碼”,比如反復寫相同的判斷邏輯、重復調用相似函數,這 4 個技巧能幫你 “偷懶” 又高效。
1. 多變量賦值:1 行代碼給多個變量賦值
傳統做法:給 a、b、c 分別賦值,寫 3 行代碼:a = 1、b = 2、c = 3;
奇技淫巧:用逗號分隔變量和值,1 行代碼完成多變量賦值 ——a, b, c = 1, 2, 3。
進階用法:還能快速交換變量值,不用中間變量 —— 傳統做法要寫temp = a、a = b、b = temp,用這個技巧只需a, b = b, a。
適用場景:初始化多個變量、交換變量值(比如排序時交換兩個數的位置),減少代碼行數。
2. 多條件判斷:用 “in” 替代多個 “or”
傳統做法:判斷一個值是否在多個選項中,用多個or連接,比如if x == 1 or x == 2 or x == 3,寫起來繁瑣還容易漏;
奇技淫巧:把選項放進列表 / 元組,用in判斷,1 行代碼搞定 ——if x in (1, 2, 3)。
適用場景:多選項判斷,比如判斷用戶輸入的 “性別” 是否是 “男 / 女 / 未知”,或判斷 “訂單狀態” 是否是 “待支付 / 已支付 / 已取消”。
優勢:代碼更簡潔,新增選項時只需在括號里加,不用加or,減少語法錯誤。
3. 字符串拼接:用 “f-string” 替代 “+” 或 “%”
傳統做法:拼接字符串和變量,用+連接(比如"姓名:"+ name +",年齡:"+ str(age)),或用%格式化(比如"姓名:%s,年齡:%d" % (name, age)),容易出錯(比如忘記轉成字符串);
奇技淫巧:用 f-string,在字符串前加f,變量用{}包起來,直接寫 ——f"姓名:{name},年齡:{age}"。
進階用法:還能在{}里寫簡單計算,比如f"總價:{price * count}元",不用先算結果再拼接。
適用場景:生成帶變量的字符串(比如日志信息、用戶提示語),是 Python 3.6 + 最推薦的字符串格式化方式。
4. 函數默認參數:給參數設默認值,避免重復傳參
傳統做法:定義函數時不給參數設默認值,調用時每次都要傳所有參數,哪怕大部分時候參數值都一樣;
奇技淫巧:定義函數時給常用參數設默認值,調用時只需傳 “不一樣的參數”,相同的參數不用傳。
適用場景:函數有 “常用固定值” 參數時,比如定義 “發送郵件” 函數,把 “發件人” 設為默認值(公司郵箱),調用時只需傳 “收件人” 和 “內容”,不用每次都寫發件人。
優勢:減少調用函數時的重復參數,尤其當函數參數多且部分參數變化少時,能大幅簡化代碼。
三、效率提升類:3 個技巧,減少手動操作
除了簡化代碼,Python 還有些技巧能幫你 “自動化” 處理問題,減少手動操作,比如快速調試、批量處理文件。
1. 快速調試:用 “assert” 替代 “print” 判斷條件
傳統做法:調試時用print打印變量值,再手動看是否符合預期,比如print(age),然后判斷 “age 是否大于 0”;
奇技淫巧:用assert斷言,直接判斷條件是否成立 ——assert age > 0, "年齡不能小于0",如果條件不滿足,會直接拋出錯誤并顯示提示語。
適用場景:調試時驗證 “關鍵條件”,比如判斷 “輸入的年齡是否合法”“計算結果是否為正數”,避免錯誤數據流入后續代碼。
優勢:不用手動看 print 結果,條件不滿足時自動報錯,定位問題更快,還能在代碼上線前快速移除(或保留作為防護)。
2. 批量處理文件:用 “glob” 快速匹配文件
傳統做法:手動寫代碼獲取文件夾路徑,遍歷所有文件,再判斷文件名是否符合條件(比如是否是.csv 文件),寫 5 行以上代碼;
奇技淫巧:用標準庫的glob模塊,1 行代碼匹配指定格式的文件 —— 比如glob.glob("data/*.csv"),直接獲取 “data 文件夾” 下所有.csv 文件的路徑。
適用場景:批量處理同一格式的文件(比如批量讀取 Excel、批量轉換圖片),比如處理 “銷售數據” 文件夾下的所有.csv 文件,計算每個文件的銷售額總和。
優勢:不用手動遍歷和判斷,直接按 “通配符”(比如*.csv)匹配文件,代碼簡潔,還支持子文件夾匹配(用**)。
3. 快速生成序列:用 “range” 或 “enumerate” 替代手動創建
傳統做法:手動創建 “1-100” 的數字列表,寫[1,2,3,...,100],既麻煩又容易錯;或遍歷列表時,想同時獲取 “索引和元素”,用for i in range(len(list))再list[i],代碼繁瑣;
奇技淫巧:
-
生成數字序列用range:range(1, 101)直接生成 1-100 的數字,不用手動寫;
-
遍歷列表想拿 “索引 + 元素” 用enumerate:for index, value in enumerate(list),直接獲取每個元素的索引和值。
適用場景:生成連續數字(比如循環 10 次)、遍歷列表時需要知道元素位置(比如標記 “第幾個元素”)。
優勢:減少手動創建序列的代碼,避免拼寫錯誤,enumerate還能自定義索引起始值(比如從 1 開始,而不是默認的 0)。
四、冷門但實用類:2 個技巧,解決特殊場景
還有兩個相對冷門但超實用的技巧,能幫你解決一些 “特殊問題”,比如處理空值、快速合并字典。
1. 處理空值:用 “or” 或 “get” 快速設置默認值
傳統做法:判斷變量是否為None或空,再賦值默認值,比如if name is None: name = "匿名用戶",寫 3 行代碼;
奇技淫巧:
-
簡單場景用or:name = name or "匿名用戶",如果name是空或None,就用 “匿名用戶”;
-
字典場景用get:age = user_dict.get("age", 18),如果字典里沒有 “age” 鍵,就返回默認值 18(不用先判斷鍵是否存在)。
適用場景:處理 “可能為空” 的變量或字典鍵,比如用戶沒填姓名時顯示 “匿名用戶”,沒填年齡時默認 18 歲。
優勢:1 行代碼替代 3 行判斷,簡潔高效,還能避免 “變量為空導致后續代碼報錯”。
2. 合并字典:用 “**” 快速合并多個字典
傳統做法:合并兩個字典,用update方法,比如dict1.update(dict2),但會修改原字典,想保留原字典還要先復制,寫 2-3 行代碼;
奇技淫巧:用**解包字典,1 行代碼合并多個字典,還不修改原字典 ——new_dict = {**dict1, **dict2, **dict3}。
適用場景:合并多個字典(比如合并 “用戶基本信息”“用戶偏好設置”“用戶訂單統計” 三個字典),且不想修改原字典數據。
優勢:不用寫update和復制,1 行代碼搞定,支持合并 2 個以上字典,代碼更簡潔。
五、新手避坑:用 “奇技淫巧” 的 3 個原則
雖然這些技巧很實用,但新手容易 “為了用而用”,反而導致代碼難讀。記住以下 3 個原則,才能讓技巧真正幫到你:
1. 優先 “可讀性”,再談 “簡潔性”
如果一個技巧讓代碼變得晦澀難懂(比如嵌套多層的列表推導式),不如用傳統寫法。比如篩選 “年齡大于 18 且成績大于 80 的用戶”,用兩層列表推導式不如用普通循環,讓同事能一眼看懂邏輯。
2. 別過度依賴 “冷門技巧”
像 “用__import__動態導入模塊”“用切片實現列表反轉” 這類冷門技巧,除非有特殊需求,否則別用 —— 大多數場景下,傳統寫法(比如reversed函數反轉列表)更易讀,也更容易被其他開發者理解。
3. 先理解 “原理”,再用 “技巧”
比如用f-string拼接字符串前,先理解它的格式化邏輯,而不是單純復制粘貼;用字典推導式前,先搞懂 “推導式是怎么遍歷和生成字典的”。理解原理,才能在遇到問題時知道怎么調整,而不是只會套用。
總結:Python 的 “奇技淫巧”,本質是 “高效思維”
這些技巧看似是 “代碼捷徑”,實則是 Python“簡潔、高效” 設計理念的體現 —— 用更少的代碼做更多的事,減少重復勞動,聚焦核心邏輯。
對于新手而言,不用追求 “掌握所有技巧”,先從 “列表推導式”“f-string”“多變量賦值” 這幾個最常用的技巧入手,在實際項目中慢慢練習。隨著經驗積累,你會發現:真正的 “奇技淫巧”,是 “用最簡單的代碼解決復雜問題”,而不是 “用復雜技巧炫技”。
你還知道哪些 Python 的實用技巧?或者在使用這些技巧時遇到過什么問題?歡迎在評論區分享,一起交流進步~
以上就是“Python 語言的 12 個奇技淫巧!新手也能學會,代碼效率直接翻倍”的詳細內容,想要了解更多Python教程歡迎持續關注編程學習網。掃碼二維碼 獲取免費視頻學習資料
- 本文固定鏈接: http://www.wangchenghua.com/post/13520/
- 轉載請注明:轉載必須在正文中標注并保留原文鏈接
- 掃碼: 掃上方二維碼獲取免費視頻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