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數據中心領域使用的固態硬盤協議主要是 SAS、U.2 和 E3,不過這些協議已經無法滿足人工智能行業的需求,所以存儲網絡行業協會 SNIA 和開放計算項目 OCP 正在聯合制定 E2 SSD 標準。
傳統的數據中心機械硬盤可以存儲海量數據,但機械硬盤數據讀寫速度較慢因此通常適合存儲冷數據 (訪問頻率較低的數據),而高性能固態硬盤可以提高超高速讀寫并支撐熱數據 (需要高頻訪問的數據) 但成本太高。
而人工智能行業希望獲得溫存儲層,即數據訪問頻率介于冷數據和熱數據之間,在性能、密度和成本之間實現更好的平衡,于是存儲行業制定名為 E2 的新型固態硬盤協議。
存儲網絡行業協會和開放計算項目都是由大型數據中心 / 云計算行業巨頭、制造商和標準制定者成立或維護,其成員包括微軟、美光、三星、閃迪、Meta、Pure Storage 等。
目前這些行業組織已經在測試 E2 固態硬盤,這種固態硬盤主要為 2U 服務器的高容量部署而設計,每臺服務器最高可以配備 1PB 的 QLC 閃存存儲,連接器則使用 EDSFF 使之可以兼容 E1 和 E3 設備。
其中 E2 固態硬盤的高度和連接器對齊規格都采用 E3 標準,而 LED 指示燈位置則遵循 E1 標準,2U 節點服務器最多可以安裝 40 塊 E2 SSD,相當于單臺服務器最高可以提供高達 40PB 的數據容量。
E2 固態硬盤的數據傳輸協議則是通過 NVMe 采用 PCIe 6.0 + 和四通道,每個固態硬盤的最高功耗為 80W (非高負載任務在 20~30W 間),所以安裝 40 塊 E2 SSD 的 2U 服務器最高功耗達到 3.2kW,所以散熱也確實是個問題,需要行業探索解決方案。
這種新型固態硬盤的目標是每 TB 提供 8~10MB/s 的傳輸速度,即 1PB 單盤的讀寫速度可達 10,000MB/s,這個讀寫速度遠超機械硬盤但不及企業級高性能固態硬盤,當然成本也是介于兩者之間。
美光是 E2 標準的重要貢獻者,美光希望通過 E2 協議與其他硬盤競爭,而 Pure Storage 則已經發布 300TB 的 E2 原型設備,這款原型設備配備大型閃存控制器、6 片 DRAM 緩存和眾多電容器,可以在意外斷電時安全刷新緩沖區。
不過就現在來說單盤 1PB 的容量可能還無法實現,行業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提高閃存密度才能在 E2 SSD 上實現 PB 級存儲,畢竟 E2 SSD 的表面空間也沒那么大。
以上就是“存儲行業正在制定E2 SSD標準 單盤存儲1PB數據 兼容E1和E3設備”的詳細內容,想要了解更多IT圈內資訊歡迎持續關注編程學習網。
掃碼二維碼 獲取免費視頻學習資料
- 本文固定鏈接: http://www.wangchenghua.com/post/13225/
- 轉載請注明:轉載必須在正文中標注并保留原文鏈接
- 掃碼: 掃上方二維碼獲取免費視頻資料